我为什么现在不看好数字会展?

今天我们来聊聊数字会展与传统展业的结合,

 

或者说数字会展如何服务于传统展业。

 

我认为数字会展是应该服务于传统会展。

 

认清位置有助于良性发展和更快更好的落地,

 

将数字会展定义为会展业有力的服务手段较为合适,或者也可以叫传统展业的数字化应用。

 

去年应该是数字会展最火热的一年,至今为止仍然有着加速推进的态势。

 

对于数字会展的解读和应用案例也是层出不穷,

 

云会展、元宇宙等新潮词汇网络爆红,似乎一夜之间数字会展的概念已然家喻户晓,遍地开花。

 

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下数字会展。

 

我对数字会展的技术、原理可谓一窍不通,没有资格对数字会展进行解读。

我仅从会展服务的角度来谈数字会展,探索数字会展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数字会展,本质上讲,就是传统会展业的服务升级,为会展组织方增加服务方式和营销手段、为参展方提供更加便捷的参展流程和宣传途径、为观展、参会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观展参会体验。

假设我这个定义是妥帖的,就能更好的为数字会展定下基调,为数字会展开发商和供应商做出研判,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会展主办方才是数字会展的实际使用方。

有人说,你没有提到数字会展在节约成本、简化流程方面的贡献呀。对不起,目前还没有看到太多,也许未来可以,但目前来看还仅仅是理论。

我亲历的三次数字会展,一次比一次苦

我举几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1. 我最早接触数字会展,是2020年6月。
当时接到一个展览项目的标书,标书中明确提出要增加线上展览、现场直播等手段,在标书中的占比分数还不低,为此我们不得不四处寻找供应商,做出解决方案,这是被动的。
2. 2021年6月,做了一个医疗展线上会展的增值服务方案。
因为对疫情未来判断不乐观,主办方不得不考虑增加线上会展的应用作为配套,可以说那时候已经有了各种形式的数字会展解决方案,找出来并不难,但这仍然是被动增加的。
大家几乎一致认定,如果因为疫情导致展会延期 ,宁可延期或停办也绝不会单独召开线上展会。

3. 直到2021年10月,我参与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高峰论坛+培训(培训占比最大),这个案子最后近90%的线上进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将近300位,参会代表和参加培训的学员接近5万人。

这是我做的很苦的一份差事。
每位专家都要录课(有的不止一节),为此我们找了几十个地方拍摄团队,还有各种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里不细说,总之很苦。
那段时间疫情已经很严重了,各地管控很严重,前期录课就是一份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最后三个星期几乎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这中间的过程惨不忍睹。虽然培训是线上进行,但是录课、专家邀请可都是线下做的,复杂程度无以言表。
之后又做了一些线上会议,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相对就比较轻车熟路了,但是所花费的精力和成本甚至都比线下活动要高,流程更加繁琐,各方面成本也都没少,场地要租、设备要租、系统要开发、人员要培训、各种资料一样不少,而且几乎都是线上结合线下,完全彻底的线上活动没有。

老实讲,我经历了这些以后,仍然对数字会展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总觉得现在说的这些并不实用。

作为会展人,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数字会展虽然高端,但是会展的数字化应用可不算什么新鲜事儿,线上注册、网络展会、展商注册、观众注册、线上调研、云端相册、云上观展、供需对接、线上交易、现场查询等是不是很早就有了?而且用的还比较普遍,现在是不是还在用?

可能只是更加便捷更加智能了,但是核心的东西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数字化概念起码在服务应用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和创新,只是提升了。

主办方和展商对数字会展持什么态度?

真正的线上展会又有几个?

我问一些主办方,问他们对数字会展怎么看。

几乎所有人都说感兴趣,愿意了解,愿意学习,如果可行性强,愿意尝试,但是没有计划,并且都表示不可能作为主要业务去推,预算够的化,可作为服务增项去宣传。

2022年8月19日,百度希壤“会展元宇宙解决方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百度推出的以元宇宙会展举办便捷化、功能多样化为核心,面向生态合作伙伴推出一站式的元宇宙会议、展览服务。

 

我又跟曾经服务过的展商咨询,他们几乎都表示定展位的驱动力不是展会增加数字会展,而是看这个展会能来多少专业观众、够不够权威、有多少同行、有什么务实的促销活动和宣传手段。

至于说有没有线上会展,顶多就是可以尝试,但是太麻烦的话或者要增加费用那就算了,可要可不要,真有需求的会来现场,不来的弄出个线上也没人关注,不如搞几个实用些的供需对接活动。

数字会展发展到今天,没有根本性的创新和应用

那么现在数字会展、元宇宙的概念越来越火热,到底是不是好事,我认为喜忧参半。

1. 一方面是展会多了,量多了,需求自然就会增多,数字会展的应用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尝试。

2. 另一方面“库存展”仍然占据大多数,各种因为疫情导致的延期、停办的会展都在“清库存”,原先的预算中已经有了数字会展的部分,并且做了相应的设计规划,难道要放弃不用吗?

3. 数字会展的确为传统展业带来了一股清流,大家报名、参展、参观等方面得到了很多方便,获得了更多的体验。

4. 数字会展需尽快真正落地,获得验证,为将来技术改进和实用研发获取第一手资料,否则这股清流能持续多久呢?

5. 不算危机,至少是一个隐忧:疫情期间数字会展俨然有取代线下会展的趋势,多家机构大量的研发投入,各种新技术随之投向市场,但是随着线下会展的崛起,对数字会展的需求其实并没有增加。一方面是没有刚需了,另一方面是真的没有精力,还有一方面是关注度虽然增加,但重视度却降低了。
6. 数字会展从去年开始也存在井喷的态势,出了好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但是,老实讲,真的没有过多的融入传统会展业,最多就是部分技术融入。
用的最多的仍然是:线上预定、现场注册、与新媒体融合、展商宣传途径的增加、展期数据同期统计等,真正存粹的数字展、元宇宙展少之又少,据说成本也不低,展商认可度有限。

数字会展增加了预算,效果不明显

数字会展可能成为会展业的一项新举措、新亮点,成为传统线下展览的有力帮手,成为传统会展业的有力补充,但是完全取代线下会展不太可能,起码目前不可能。

原因如下:

1. 人们迫切走出家门,走出办公室,被压抑了三年的“禁足”终于得到了释放,大家还是更愿意面对面的交流,人性如此。

2. 数字会展与线下会展在对接方面,整体策划中对数字会展的衔接不准确,没有让主办方看到切实的好处,好像依然是锦上添花,聊胜于无。

 

3. 数字会展技术也许已经成熟,可以落地,但是参展企业的认可度并不高,还是觉得麻烦,简单来说还是传播宣传不到位,技术衔接不到位,实用性不强,比如传统工业展需要实物展示,需要上手操作,数字展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取代的。

此外,展商们还要做各种技术对接,做各种额外工作,觉得麻烦。

 

4. 数字会展过于高大尚,不接地气,人们不可能像玩游戏一样的去观展,这作为噱头可以,玩一玩体验可以,但是真的用起来,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呢?

 

5. 数字会展对于主办方来说,没有降低成本,而是增加了预算,最后或者摊派到展商头上,或者压给供应商,又或者自我消化,并没有起到太多的营销效果。

好似在泼冷水,其实不然。

我相信数字会展的将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并且会被更多同行、展商和观众认可,但是前提是要认清形势,做好服务。

只要切实做到务实,市场一定会一片光明,比如腾讯会议、Zoom,他们的业务量只会增加,相信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上线并发布了支持iOS系统的1.0测试版。该团队经理张小龙所带领的团队曾成功开发过Foxmail、QQ邮箱等互联网项目。

早在微信刚刚发布的第一年,我就尝试做过两场微信群线上会议。当然我做这个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把群扩建起来,当时用微信的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现在来看粗糙的不能在粗糙了,但是企业积极性挺高,领导也愿意尝试,大家乐此不疲。

后来很快就被线上会议所取代,技术手段升级了,这是因为市场的需求所致。

数字会展的未来发展应该这样

主办方:

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在展会内容设计上、服务提升上、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让展商获得切实的利益,将展会数字化应用做到更好,而不是盲目的全盘引入数字会展。

服务商:

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在如何将自己的数字化与传统会展结合,先把原有的更为实用的东西提升,再说新的东西,逐步推进。

技术研发部门:

要花更多的心思在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上。这个技术现在其实已经很成熟,应该更好的结合并服务于传统展业,降低使用成本,提升技术手段,将会获得更大的认可。

今天我看到一个技术,展之科技公众号发布了一个线上定展流程。我觉得很实用,其实就是展后预售的技术升级。

十几年前,我做展后预售都是在一个大展板上,现场用记号笔画叉子。有了这项技术,就会让展览预售变的体验性更强,更便捷,更趣味,统计也方便了很多,具有很强的落地性,将来一定会被更多的主办方所延用。

数字会展的定位

总结一下,数字会展目前应该是传统会展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和服务升级。

线下会展仍然是会展业的主流,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建立信任、达成交易,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呢?

主办方与其纠结于是否投入更大资金去增加数字会展,不如花更多心思在展会的内容创新和服务体验上,多花心思如何帮助展商达成交易,立足于提升更多实用的会展数字化应用,让展商和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才是硬道理。

数字会展开发单位应该更加注重务实,注重落地,将数字会展定位于传统展业的有力辅助服务手段。

无线同传耳机

早些年国际会议需要同传设备,大家人手一部耳机。今年2月中国会议产业大会上,我看到了现场同步翻译技术,这个不是第一次用,2018年我参与的一个展览就用过,以后可不可以取代同传,我觉得完全有可能。

所以,服务手段的提升才是数字会展技术的生存之道。

我期待持不同意见的朋友与我交流,会展BEN是个大家切磋、讨论乃至辩论的好地方。
一家之言 伤者勿怪

(图片来自网络)

 
 
 
 

会展BEN

 

 

 

 

 

 

 

 

往期精彩回顾

 

给淄博市政府公开信:要大力办展引会

绿色会展难,是因为少了“经济”两字

论坛如何抓人、诱人、迷人、醉人?

一个资深会展策划师对绿色会展的执着与呐喊

一个自带嫁妆的主办方,等你去提亲

 

 

联系我们

 

隗    玮

手机:135 2164 2668

邮箱:weiwei@topexpo.cc

 

扫描二维码加入

会展BEN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