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做数字会展?
对于数字会展这个话题,
大家见仁见智。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
各自闪耀着光芒。
我们喜欢这样理性和建设性的见解。
--会展BEN
5月4日,会展BEN公众号的文章“我为什么现在不看好数字会展”(点击阅读),引起了大家对数字会展的讨论。我不自主地回忆起创办富青会展云的初心,为什么“我们”依然存在?
在我看来,数字会展带给传统会展的价值将是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下面是我关于数字会展的思考,希望跟行业同仁交流探讨。
亲身经历
在数字会展模式开始之前,富有青年FutureLink就曾服务过近80多场线下国际交流活动。作为活动主办方或承办方,在组织和参与国际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太多传统会展所会遇到的问题和痛点。
01 跨时空参展参会困难
02 广场式社交效率低下
03 信息留存困难
在传统的会展模式中,报名签到信息往往分散于各个工作人员的电脑之中,整理麻烦且很容易遗漏,一旦人员离职,还存在着信息丢失的风险。
即使是将这些信息汇总在一张表上,但这些信息仍然无法保证完全精准,比如手动录入的签到电话号码。
聊完这些问题,接下来谈谈为什么大家不看好当下的数字会展。
现状:为什么许多人不看好数字会展?
01 仅以工具服务部分流程
许多活动主办方都会借助数字工具进行活动报名、签到、连线直播、元宇宙展示等,但这些不同的工具仅仅只服务了整个活动的一部分流程。
首先,单一的报名签到工具,只解决了流程的便利性问题,但最为核心的参会者行为数据依旧无法抓取,信息留存依旧有限。
虽然确实解决了线下转到线上参会的问题,但活动结束过后,参会者就此离场,和传统线下一样,散场后即信息丢失,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对于展览观众来说,线下参展需要一个个“逛”,线上参展则可以一个个“搜”,确实参展体验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诚然,会展是眼球经济,利用新奇酷炫的元宇宙技术能给参与者不一样的体验,但是当潮水退去之后,还剩下什么呢?
不管场域、场景如何转变,数字会展带给传统会展最大的价值是形成数据资产。有了数据积累,才有为展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创新价值的可能性。
以上这些认知偏差和数字会展现状,的确导致许多人不看好数字会展。
但,数字会展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1. 从技术趋势来看,零代码低代码替代外包开发和自主开发是未来,主承办方采用能够自主使用的工具,可极大降低数字化的投入成本。
2. 从行业趋势来看,数字化是不可逆的方向,数字会展企业应与主承办方一起探索新的数字场景下的运营方式及商业模式。
3. 会展是服务业,活动的核心使命是思想碰撞、人脉拓展、发现商务机会。
主承办方的商业价值也是基于这些目标,以数字化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参会者、展商和观众的体验和满意度。
数字会展之所以成立,其关键在于价值创造
其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加强服务→降本增效
数字会展可极大缩小时间差、空间差、语言差和成本差,让更多人有机会参展参会,比如AI翻译可吸引更多人参与国际交流互动,极大地提升参与体验;
其次,数字会展能提高组织效率,降低运营的成本和压力,而且有机会通过线上展位、付费解锁、线上广告位等多种方式产生新的盈利模式;
以我们以往的一个客户为列,B2B配对工作要为200家企业做30轮共计6000组配对。
若依靠人力进行配对费时费力,一旦后续有更改,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按企业供需介绍即可实现一键配对,后续还可以根据主办的需求灵活更改,真正实现降本增效的作用。
一场盛大的展会,意味着聚集了大量的企业、产品和人的信息,这些信息过去往往随着展会的结束而散掉。现在政府可以把数字会展作为抓手,更加高效地整合信息,促进产业合作,甚至用成都博览局某位领导的话来说“在家门口把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做了”。
第二种:沉淀数据→商业变现
传统会展作为庞大数据的集合载体,众多数据需要梳理整合。
数字会展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赋能传统会展,把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数据先聚合起来,再利用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应用产生商业模式,把蛋糕做大,这是方向和未来。
数据如何带来价值,带来怎样的价值,目前业界还没有成熟的模式,也是因为大家都还没有数据。我们也将持续深耕技术,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平台帮助主办方更好地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助力客户把蛋糕做大。
会展BEN
往期精彩回顾
联系我们
隗 玮
手机:135 2164 2668
邮箱:weiwei@topexpo.cc
扫描二维码加入
会展BEN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