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去年的热闹和喜庆,
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着着实实有点儿让人接受不了,
这么热的天,心底里有了丝丝寒意,
这活儿还能干下去吗?
上海“预计(2024)全年办展规模将超越2019年”
今年过去了半年,这半年下来,大家感受怎么样?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有人笃定,有人迷茫;有人淡然,有人焦虑。
从城市来看,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几个城市的展览数量和面积让人眼红。
去年,就展览面积而言,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北京已经落后于深圳成都了,位列第五,今年要想前进一个名次,有难度。据可靠消息,常年在京办展的几个中字头协会已经去了南方考察场地了。
2023年全国前5个城市展览数量和展览规模情况(按规模排序),来源:2023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上海的政策、动作频频,凭借多个优势继续吸引着优质展会以及展会带来的优质企业资源。
6月6日,2024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大会开幕,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在开幕致辞中透露,“2024年1至5月,上海已举办161项展览活动,展览面积超700万平米,预计全年办展规模将超越2019年。”
从展览来看
品牌大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有点儿像“虹吸效应”,年轻的、规模小、品质不佳的展览吃亏不少。上半年被疯传的展商不满意、嚷嚷被割韭菜的几个视频基本上都是针对地方小展的。
企业参展越来越慎重,预算减少,参展次数减少,倾向于选择大展、品牌展,规模不大、口碑差一些的展览日子有点儿难的。
根据部分主场公司反映,上半年上海有品牌大展也出现了现场展位没有招满的情况。如果真是这样,那其他城市、其他展览的情况很可能要严重一些。
展览业基本上跟市场活力、企业活跃度尤其是实体经济同步的,今年大湾区、长三角、川渝、中部地区的表现相对好一些。
从会议和活动来看
会议和活动业普遍的反映是:会议数量略微减少,减少的幅度不大,但整体预算降低,客单价变小了。甲方,特别是企业,更加精打细算,对办会议和活动的投资回报率的要求高了。
有些行业在经历阵痛,白酒、传统车企的企业会议和活动大受影响。
据某大型会议中心、广东福建北京的会务公司反映,受政策影响,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医学会议规模小了,有的甚至暂时不开了,处于观望中。
这个对酒店和会议中心的影响有点儿大的,所以北京的协会学会和会展公司、会奖公司最近经常有人去拜访他们。
一个总部在福建、在其他省份有三个分公司的会务公司说,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是去年的一半。
一个专门服务外企、擅长做高端品牌活动和奖励旅游的上海活动公司的老总(他两次作为演讲嘉宾去过会展三新展)最近竟然给自己放假了,去年和2019年他可是全年出差都是200天以上的啊。
从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和会议型酒店来看
场地方,包括会展中心(承接展览为主)、会议中心和会议型酒店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跟指标或多或少有差距,去年形势好,业主就要求今年加指标,没想到今年第二季度这么不理想。
5月在海南的一个小型沙龙上,某知名品牌五星酒店的销售总监当众承认这是他从业以来“最差的5月”,能公开这么说,说明大家的处境完全一样,不用打听谁家做得好谁家做得不好。
酒店业一肚子苦水,网络上有报道说,“欠薪潮”悄然席卷华南酒店。
“狂做,别想”
像2023年、2019年那种一路开挂,明年大抵是没可能了。
也许第一件事是降低预期,把目标、指标降一降,应该可以消除部分焦虑。
截图自小红书。
当你感觉到压力,感觉到自己不行的时候,你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狂做,别想。
我在前一天(7月6日)晚上刷到一篇文章,题为“这个夏天,农夫山泉‘杀’疯了”。
于是,我7月7日上午9点钟点开抖音,搜到农夫山泉的账号,进去发现,他们在直播卖水。
搜农夫山泉最大的竞品--怡宝,也在做直播,直播间里只有区区28人。
北京最大的连锁超市物美也在做直播,直播间里有61人。
上面三个主播间里的人数都不多,但三个大品牌都在拼命尽全力、一大早在做直播。
农夫山泉2023年营业收入426亿元,净利润120亿元。“怡宝”品牌饮用纯净水产品2023年零售额395亿元。
不知道上面的农夫山泉、怡宝、物美超市三个直播算不算“狂做,别想”?
感觉除了极少数大主办,现在大家是一样的,大多在等老天爷下雨,都没啥好法子,但总得做点什么。
↑↑↑点击上方卡片,立即报名↑↑↑
会展BEN公众号已开通留言评论功能,欢迎来撩...